New Job circular

Author - schooladmin

「北商人」─盧明珠

盧明珠,1946 年出生於臺北市,畢業自本校臺灣省立臺北商業職業學校初商部、高商部,畢業後赴銘傳大學進修。盧校友現為匯泰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,曾任本校臺北市校友會理事長、改制後的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校友總會理事長、銘傳大學校友總會創會理事長、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、白曉燕文教基金會董事、臺北長安扶輪社創社社長等職,2015 年擔任升格後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校友總會創會理事長迄今,為校奉獻良多,係本校第5 屆傑出校友。

「北商人」─莊永明

莊校友已於2020年8月7日辭世,然其身影仍常存我輩心中。 莊永明校友初中就讀建國中學初中部,當時的學生普遍面臨繼續就讀普通高中好升大學,還是念職業學校以便早日進入職場。莊校友幾經考量後,選擇進入當時在職場界深受好評的臺灣省立臺北商業職業學校(北商大前身)。學校當時建築物不多,僅有木造二層樓的南樓(今六藝樓)、三層樓的圖書館、禮堂(今活動中心),還有一個露天泳池(今承曦樓)。值得一提的是,當時配合政府政策,學校還設有三重分部。 回憶母校時光,校風尊重老師自主教學 時任校長為北商在任最久的吳仕漢校長,導師則是周文煒老師。莊校友回憶,吳仕漢校長相當尊重任課老師自主教學,周文煒老師也時時關心學生學習狀況,還在畢業之際送給莊校友一段勉勵:「幾載弦歌在北商,轉眼時光,畢業匆忙,升學就業兩茫茫」。因為周文煒老師數次勸進莊校友繼續考取大學,而莊校友最後卻選擇直接進入職場就業。莊校友最喜歡的科目是國文課,任課老師是現任國安會祕書長李大維的父親李文霖老師,李老師個性相當直白,對學生要求甚高。 莊校友課餘時間,喜歡聆聽音樂會,也涉獵30年代歌詞盛富寓意的流行歌,更時常抽空到三重看電影。當時北商學風自由,教官對學生管束並不會過於嚴苛,所以給了莊校友自由發展的空間。畢業後,莊校友進入大同公司關係企業臺灣通信工業公司擔任會計,一待就是26個年頭。由於當時公眾運輸還不發達,莊校友為了能順利在8點之前,從大稻埕趕到臺北縣(今新北市)的公司上班,每天早上5點半就出門,從來不曾遲到。 長期推廣臺灣文史研究,傾盡心力撰書立著 莊校友利用閒暇之餘田野調查、經營寫作,陸續在各大報刊雜誌發表文章,1982年更應《中國時報》之邀,撰寫「臺灣第一」專欄。時至今日,專書著作已近60本之多,堪稱著作等身。此外,莊校友長期推廣臺灣文史研究,除廣蒐文物,更擔任「大稻埕逍遙遊」文史導覽逾10年,許多人認識大稻埕都是透過莊校友的講解。其老家「千秋街店屋」已被列為臺北市定古蹟,是推廣文史、辦理講座與展覽的重要地點。 莊校友一生自詡為四工。長工:擔任會計26年,不遲到不早退,從沒請過一天假;散工:退休後寫稿、演講與導覽,以補貼生計;志工:為推廣臺灣文化努力不懈;憨工:致力保存日漸消逝的臺灣史料,傾盡心力撰書立著。莊校友不僅在商業職場努力不懈,更於文史界佔有一席之地,致力推廣臺灣文化,值得北商人學習。如果想進一步瞭解莊永明校友的努力過程,可以參看莊校友的自傳《活!該如此-莊永明七十自述》。

「北商人」─石貝波

1940 年出生於中國四川,1955 年進入本校臺灣省立臺北商業職業學校就讀。石校友於1959 年轉赴空軍官校就讀,旋即服役於我國空軍。石校友曾在我國著名的113 空戰中,擊落共軍米格機,是我國空戰史上重要的一刻。退伍後輾轉流連,亦曾任復興航空機師,後轉赴美國定居,現已返臺居住。石校友不僅是北商人應當知曉的人物,更是保衛我國領空安全的英雄。 石校友於2020年7月31日病逝,但其英勇風範仍長存於我輩心中。

「北商人」─陳定川

陳定川,1935 年出生於新北市土城,1957 年畢業自本校臺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。陳校友畢業後,進入淡江大學國貿系進修,後創立永光化學集團,不僅將賴以起家的傳統染料帶至技術尖端,並成功挑戰特用化學品、醫藥化學品、電子化學品、列印耗材等高科技領域,其堅毅不拔的創業精神與努力不懈的奮鬥過程,值得我們借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