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徽、校旗
大學時期:(2014年08月迄今)
校徽設計理念:
以臺灣史上第一所公立商業學校為發想。商業最讓民眾熟知的圖像就是古代的錢幣,故將兩者結合為設計圖案。
圖案意象:
圖案為三層式設計,以圓形為設計延伸,外圍輔以新改制的中英文校名,讓國內外人士清楚知道這是屬於國立臺北商業大學的校徽。中間的圓有圓融、凝聚力的意涵,也象徵著茁壯的大樹與書,呼應著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的精神。
校徽的裡層是古錢幣,即商業的商字,商字裡有一北字,北化為一雙具商業專長及領導、創新的手,與商結合即象徵著「北商大」。1917年標示著創校年代,搭配NTUB的英文縮寫,訴說著百年的情懷。
整體而言,大學時期的校徽不僅在視覺上予人穩重平實、清新朝陽,充滿希望的觀感,更巧妙的將校訓「公、能、弘、毅」的涵義轉化為具體的設計意象,表現出光明正直、手腦並用、高瞻遠矚、堅忍有恆的校訓精神,完美地融合了歷史傳統與時代風尚,生生不息,饒富意義。
學院時期:2001 – 2014(民國90~103年)
![]() |
![]() |
校徽 | 校旗 |
設計者:何俊彥
. | 本校校徽取其中”北”字,組構成充滿動態與現代感的新識別形象。 |
. | 商業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經濟行為,故北字運用不斷互動運行的橢圓形,表示生生不息地經營運轉,蓬勃發展校務。 |
. | 旋轉的造型,也表示團結和諧,努力精進,任務導向,邁向巔峰的治校理念。 |
. | 橢圓形也意指地球,乃全球化、國際化,用開闊的胸襟,立足臺灣,放眼世界:深謀遠慮用國際化視野,看得更高更遠,進而培育出21世紀卓越、優秀、一流的新北商人。 |
. | 明亮的黃橙色表示朝氣蓬勃的活力以及專業財政金融。 |
. | 成長的藍色表示穩健平實的辦學精神及理性思考。 |
專科時期:1968-2001 (民國57~90年)
1. 1968年(民國57年)8月奉准改制為「臺北市立商業專科學校」
![]() |
![]() |
校徽 | 校旗 |
2. 1982年(民國71年)7月改隸中央,校名改稱為「國立臺北商業專科學校」,校徽也因此改變
![]() |
![]() |
校徽 | 校旗 |
高商時期:1945-1968 (民國34~57年)
1. 臺灣省立第一、第二商業學校 (1945~1946)
![]() |
校徽校旗 |
2. 臺灣省立臺北商業職業學校 (1946~1967)
![]() |
![]() |
校徽 | 校旗 |
3. 臺北市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(1967)
![]() |
![]() |
校徽 | 校旗 |
日治時期:1917-1945 (民國6~34年)
1. 臺北州立臺北商業學校時期 (1917~1945)
![]() |
![]() |
校徽 | 校旗 |
出自羅馬神話中商業與學術之神-墨丘利( Mercury ),校徽中有神的枴杖,兩條蛇盤旋,頭頂上展翅,旁邊圍繞著綠葉楊桐樹(常青樹)。蛇代表聰明,對世界動態敏感,頭頂上展翅表示要飛向世界五大洲。 兩邊圍繞的楊桐樹葉,代表真實誠實發自內心。
2. 州立臺北第二商業學校時期 (1936~1945)
![]() |
![]() |
校徽 | 校旗 |
此為「州立臺北第二商業學校」之校徽,前身為「州立臺北商業學校」所增設之夜間講習所,設立不久後旋即擴大改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