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舊北商-大禮堂
從日本時代即有的木質平房「大禮堂」,
位置就在現今學生活動中心,
佔地寬廣,所以學校的一切活動,都在此舉行;
唯獨畢業典禮卻是例外。
當時的北商學生,多已以租用中山堂、中正廳為光榮,
是故吳仕漢校長皆應允學生的要求、滿足他們的慾望。
它的屋頂,蓋的不是青瓦,而是方型的石板薄片,
看上去就像鋪的地磚一樣;
房屋四週,每間隔約莫五十步的樣子,就有一支木柱撐著屋架,
十分牢固,不但可以防震,而且還可以防颱。
禮堂朝向操場的一面,一共設有三處寬敞的大門(門是分別朝向兩旁推拉的),
對於人員的出入非常方便。
大禮堂的內部,佔地大約有二百坪,前端有舞台一座,
舞台上左右兩講臺旁各有小型化粧室一間,
舞台前方置一大型台,舞台下從前至後一共擺了三行木條製椅,
以現代眼光看要算是骨董靠椅。
每行共擺椅子三十張,三行則共有椅子九十張;
再以每椅坐六人計,則全場共容納五百四十人。
孔憲善老師曾領導話劇社,配合舞台製作了一堂半景片,
演出多場話劇招待來賓。其中尤以空中學校為背景,
孔憲善老師自編自導,一幕三場的「錦繡前程」話劇,演出甚為成功。
大禮堂已於1971年的2月5日全部拆除,改建成學生活動中心(同時也作為體育館)。
資料來源:〈大禮堂〉孔憲善《臺北校商專校刊》第169-170期第2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