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歷:
68年五專部畢業科友
經歷:
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秘書
臺灣聚英雅集會長
中華民國文物學會副理事長
寒舍副理
寒舍經理
寒舍總經理
寒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
校友會資歷:
財金系系友會會長


校園生活
就讀五專時,吳仕漢校長把學校規劃的很好,師資優良,校風純樸,學校的教學也很嚴謹,安排的課程和學分都很紮實,從簿記、會計、記帳、檢定……到中會、財務報表等,一步步建立基本概念和基礎,也有很多的實務經驗,完全不輸給大學。老師要求非常嚴格,每個學分可都不能輕易混過關,就連學生時期愛玩的我,現在到社會上仍覺得受用無窮,也難怪當時北商畢業學生受業界肯定。
我是一個很特殊的學生,參與許多學校的活動,像是校內合唱團,也打排球,還創辦了演辯社,拿過辯論比賽冠軍,另外也參加救國團活動、打工。那時候學校社團風氣盛行,記得賴校長也是慈幼社的,我喜歡搞社團、搞交際,不論校內或校外的活動,我幾乎都參與,雖然功課都是應付應付,但也都秉持ALL Pass的原則。因為學生時期參加很多社團活動,學會很多的待人接物的道理,這些經歷有助於我現在的人際網路,生意上往來的客戶或夥伴有些都是社團認識的。那時候和學校的教官、老師、同學之間感情不錯,吳校長還主持我的婚禮,教官對我這愛玩的學生,可是又愛又恨的。
畢業發展
畢業後,我任職於蔡家的私人金融機構,負責的不是第一線接觸客人的櫃檯,而是到公關部門做公關業務,比如:新聞媒體的公共關係等,這類工作也比較符合我活潑的個性,也因為這樣,激發了我個人的興趣,之後也插班文化新聞系夜間部,可惜讀了兩年半沒能讀完,所以現在的最高學歷還是北商。我一直都在蔡家體系任職,隨著老闆進入了寒舍,因緣際會下,踏進藝術的殿堂,我們用企業手法來包裝傳統藝術,這是一種新的突破。我也許是班上唯一不走本行的特例,進入藝術領域需要花的學費比別行多很多,我曾經買錯、看錯,也到過許多的國際拍場,這些都是經驗的累積,即便我有其他工作機會選擇,我還是會選擇寒舍,因為心中一直有著「藝術是獨門武功,越資深越有經驗;眼光越老越值錢,不是搶就搶的走」的想法,也因此我至今都一直在寒舍服務。
古今北商
回想當年,對北商的印象最深刻就是:下雨天走在走廊上,總會發出「答!答!答!」的聲音,木製的校園真的很特別!回想起來既豐富又有趣,這是人生精華的階段,投注了許多情感,對我的影響深遠。嚴格的教師,保守的校風以及對學生的要求,對日後的實質收穫很多。然而,隨著時代的改變,建議可以將嚴肅的校訓配合做修改,校歌曲風也許可以和現代一樣活潑些。另外,電腦和語言是現代人的關鍵優勢,我發覺現在的北商很注重學生這方面的技能。
希望學弟妹培養穩固的專業基礎,現代社會上就是缺乏鍛鍊基本功夫的人,將來需要用到時才能贏得先機;也要多參與社團,但不要過度多元化而喪失自我核心能力,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個人優勢。